立威给大伙看,让各地官员老老实实干活,别管皇家闲事。可咱们偏偏不能让他得逞,回城去花上些银子,大张旗鼓采购山珍海味,然后我写道折子请求中秋回去探望母后……”。
“好主意,好主意”,没等刘凌说完,梅老爹在一边抚掌赞叹,“皇上一直标榜以理学治天下,这孝道可是第一,写了这个折子,办了这多货物,母病兄丧,他没法子不让你们夫妇回京省亲,至于回到京城之后你们夫妇干什么,他又不能天天派人盯着!购货和造声势的活交给我,我等会就去办,什么千年人参万年首乌,拣动静大的买”!
刘凌笑着看了梅老爹一眼,把孩子叫到他手里,示意他别乱打叉,抱着孩子赶快去叫马车。看梅老爹乐呵呵地走远了,方低声接着向武安国说道:“上次傅伯伯派人来,我就觉得此事没这般简单,只是没料到皇上真下得了狠手。当时我模仿你的笔迹给吴沉写了封信,安排詹氏镖局的人务必在京城出乱子时不惜一切代价送到吴沉府中,估计现在信已经到了。我的目的是让老人家们不敢轻易表态,皇上没有了捧场的,有些事也不好安排”。
武安国点点头,感激的看了夫人一眼,心中暗自感谢老天帮忙,安排自己娶了个好老婆。
刘凌笑笑,继续说道:“你那朋友燕王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,皇上先前把许给他的封地借故赖掉一回又一回,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万里河山都给他的王兄王弟们做了嫁衣。这次又砍了他一只胳膊,他能善罢甘休吗。即使不造反,肯定也要借机捞些好处,至少会授意威北军那边弄出些动静来,吓唬一下皇上。到时候咱们趁朱元璋摸不清形势之机会,暗中让义父徐达他们联手上本,非但要取缔锦衣卫,并且要将“无确凿罪证不得逮捕大臣这条”约定写明了诏告天下”。
“锦衣卫不过是个招牌,皇上取缔了他们,还能再建绿衣卫,红衣卫,这事得从制度上着手,真能迫得皇上如此,常大哥在天之灵亦能瞑目了”。听着刘凌的分析,武安国的头脑渐渐清醒,常茂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,杀光锦衣卫不过是朱元璋玩的一个花样,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从法律上限制皇权,最大限度上保障新政这几年取得的成果才是当务之急,做好了这些才真正对得起常茂的牺牲。
“我估计傅伯伯他们要的不止是这些,反正他们双方现在都是漫天要价,着地还钱。我们在中间调停,能逼皇上让步最好。若是一但诸事不顺,向最坏方向发展,皇上破罐子破摔,非要和大家明着翻脸,咱们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