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“原来是索要战败款去了,这倒附和武安国的秉性。”驸马李琪笑了笑,自
言自语的说。他和武安国相处过一段时间,知道对方的做事原则。在武安国眼中,
恐怕找不到“天朝上国”这几个字。在海上击溃了阿拉伯舰队,曹振和他不会不
追究战败者的责任。在他们眼里,各国平等。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也平等。打了胜
仗还给战败者好处,那不是有颜面,那是愚蠢。况且能在阿拉伯诸国头上多刮一
分银子,就意味着从大明百姓头上少要一分锐款。
“是啊,这就是曹振的养军之道。黄大人当年天天叫嚷着国库空虚,削减水
师费用,就没想到以战养军这一招。”徐辉祖摇摇头,叹着气呼应。做过一段时
间布政使。知道为政艰难的徐辉祖发现自己越来越佩服武安国和曹振,虽然他们
此刻是朝廷的主要对手之一。
“恐怕开了此例,西洋诸国再无安宁之日。曹振麾下那支庞大的舰队每日消
耗甚巨大,仅凭税收,东南三省很难养活他起。”阁老李琪的目光看向如画江山
图,锡兰山现在已经成为大明水师基地,阿拉伯海距离此地不到二十日航程,加
异勒、古里、忽鲁谟斯、刺撒、木骨都束、竹步、天方。沿海各地都在大明水师
威慑之下,今后大明水量经费缺乏时,恐怕半数要着落在沿海那些国家头上。
内阁大学士李琪甚至可以预测,将来的无论南北双方谁取得胜利,大明历史
上一定会隆重的记录下这样一笔,“东南初定,舰队粮饷不足。靖海公曹振以其
麾下悍将姜烨、马和率巨舰出海,护送商队下西洋,经锡兰山、加异勒、古里等
地至木骨都束摩加迪沙。沿途征剿海盗,宣中华天威于各国。阿拉伯舰队新
败。沿岸各国见大明战旗,皆纳款赎罪。大明至南洋商路中断十途年,由此再通。
东南三省海滴皆颂曹、武二人之德……”
“这才是对国家民族之功。至于西洋诸国的生死存亡,自有他们国家的精英
负责。我们这些人替人家考虑。不是太矫情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