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王韶虽然支持劫营,却反对顾廷烨亲自领兵。
劫营是以小博大,哪怕失败了,损失也不大。
而顾廷烨是主将,他亲自去,万一有个好歹,哪怕劫营成功了,也不赚了。
可是顾廷烨却很坚持,他之所以承诺三天打退羌族,并不是因为被挤兑后冲动做出的选择。
按照他和王韶的商议,要想收服羌族得先把羌族给打疼。
但是他们手上兵力有限,虽然可以上书请赵兴派援兵。
可如此一来,不仅需要等待,还会出现变故。
赵兴若是能增兵,之前旨意来的时候就该增兵了。
不会让他们从英国公那边调兵。
如今西夏在高原那边停战了,一旦从英国公那边调兵来,西夏很可能直接就退兵了。
因此,他们只用手上的这些兵马是最好的结果。
不仅会让西夏放松警惕,也能麻痹羌族。
可兵马太少,想打疼羌族也非常难。
即便偷袭成功,想对羌族造成多大损失也不太可能。
偷袭的目的,最重要的还是为打击羌族的士气,鼓舞吐蕃各部的士气。
此消彼长之下,吐蕃看到了胜利的希望,加上有大宋的援兵,吐蕃才能跟羌族拼命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