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虽然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学习,坐拥天下后格局和眼光都打开了。
可那种小农之心还是难以改变。
这一点从他对待那些官员就能看出。
工资给的少,还不能贪我的,不然就杀人。
缺人干活没关系,带着枷锁先顶替着,有人接手了,该杀还是杀。
另外他把自己的儿子全给封到边境去,让这些儿子守国门。
说白了,臣子就是他眼里的长工,哪有儿子靠的住。
朱元璋这个人争议非常大,但是你把他看成一个地主,而大臣们都是他的佃户,百姓是他的田地,很多东西就很好理解了。
田地能给他带来收益,自然要好好对待,而大臣们就是可以剥削的佃户长工。
有着小农心思的朱元璋,一听说要给那些上供的国家回礼,给的还要比他们给大明的多,瞬间就不乐意了。
但是大臣们都说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云云,就算以老朱那吝啬的性子,也还是妥协了。
不过老朱心里不甘心,最终只能限制番邦朝贡的次数,规定各国朝贡的次数从两年到十年不等。
后来老朱还弄出了一套,朝贡与否得大明准许。
谁老实听话就准朝贡,不听话的不准朝贡。
赵兴觉得老朱还是保守了,老朱是吝啬,但是后面的小朱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