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地佬。
伦敦城管他们之外的所有帝国公民的亲昵爱称——之所以不加引号,正因为他们不认为这是什么贬低。
难道非要说他们‘又穷又吝啬,一张阴沉沉的脸整天和逼债人打交道,倒是讲起帝国脸色才好看,骄傲的好像这国家的兴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——哦,当然有,没这些人,每晚又该找谁给我洗脚’…
外地佬更简洁。
是浓缩的侮辱,满腹侮辱后的浓缩。
不过这些,只在老一代人之间流传。
稍年轻的先生姑娘们就不讲这一套:年轻的先生之间结交,只靠嗅觉,看是否气味相投。和淑女交往,要看谈吐,出身,财富、脸蛋和身材。
伦敦的淑女们也是如此。
外地的、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出身的先生,倘若真有一个不错的父亲或叔叔,哪怕一张漂亮到举世无双的脸蛋——只要对得上淑女们挑剔的眼神(主要是淑女们挑剔的父母的眼神)。
这就不得不提到某个福克郡出身的穷先生收过的求爱信了:
里面有待嫁的姑娘的仆人代写的诗,有久寡年轻妇人的邀请,甚至明摆着有丈夫,或女儿都老大的(年龄)贵族夫人。
总之。
‘外地佬’是个侮辱。
尤其伦敦市民不能讲的侮辱话:就像您受了女王的邀请,到餐桌上非要说那几碟佳肴来自法国一样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