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者们自然更不可能推动这样的“恐怖”思想。
薛长山也深知这一点,所以他才只是提出了爱国主义这个概念。
否则的话,他一开始其实是想直接提出社会主义理论……
他知道,在生产力严重不足的这个时代,其实各种主义都很难真正实现。
毕竟现在连基础教育都普及不了,又怎么可能去做思想教育。
但薛长山还是想试一试,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他夺天下的最重要手段之一。
自从得知祖大寿的真实身份后,薛长山就一直惦记着有朝一日杀出山海关,跟后金大军对决。
这并不是他想逞英雄,而是因为这一步至关重要。
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大乾朝的统治再昏庸,毕竟还是有着二百多年传承的底蕴。
如果指望着用农民起义那一套就想推翻大乾朝,不是不能成功,但成功的概率肯定很低。
因为可预见的难题就摆在面前,不管如何积攒力量,终究是要兵戎相见。
到那时,必然就是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。
在这种时候,比资源肯定是比不过的,唯一能比的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。
而这两种“力”,最需要的东西叫做——民心所向。
如果可以做到万众一心,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也未尝不能获胜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