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也不是这些刚学会拿刀的农民起义军。”祖大寿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。
薛长山拍了拍他的肩膀,知道祖大寿此刻的心情。
眼见白莲教起义军迟迟不到,斥候还能顺畅地传回消息,薛长山索性清了清嗓子,把珍藏许久的计划说了出来。
“后金人再难对付,他们终究是侵略者,他们发起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为了掠夺而来。”
“在我们还无力剿灭他们之前,最好的办法就是竭尽所能降低他们战争的收益,甚至让他们得不偿失。”
“如果我们有机会出山海关,就应该用结硬寨,打呆仗的方法对付他们。”
“首先,我们必须夺下宁远城,那绝对是可以成为胜负手的关键城池。”
“宁远三年环山一面环水,又是通往山海关的必经之路。”
“后金人毕竟还落后,他们没有水军,那么我们利用水路为宁远输送物资,在后勤上就先赢了一半。”
“坚守宁远城,将大大降低我们的战争成本,同时让后金人疲于奔命。”
“只要我们坚守住宁远城,那么山海关至宁远之间的区域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稳定后方。”
“到时候我们便能就地征兵,以辽人守辽土,然后开始屯田,缓解后勤压力。”
“只要宁远不丢,我们就可以构建起自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第一道防线,可以称之为关宁防线。”
寂静的夜幕中,薛长山声音轻柔地说着关宁防线的发展思路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