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回来,各种声音才安顿下去。
之后,紫帐汗国也尝试了其他各种方式,甚至特意雇了不少希腊人参加,去那边打前哨,试图让明朝人看到,自己真的是古代那个大秦国,连人都一样的。
然而,明朝官府似乎产生了刻板印象,还是不相信。不少官员依然认为,这些人估计又是被雇来骗贡的演员,可能又是蒙古人来骗铁锅,回去要做武器了。
还有些心细的,则想得更多,认为这些希腊人,应该确实是古代大秦人的后代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,使团里依然还有一些蒙古人。而且,沿途带路、引导,乃至安排食宿,这些重要的具体工作,都是这些蒙古人负责的。希腊人只是一路吃吃喝喝,负责说话和表演罢了。再看他们来的地方,恐怕,大秦国已经和中原当年一样,被蒙古人入侵和统治了。使团也依然是蒙古人操纵的,希腊人只是他们带来的傀儡。
因此,官府还是拒绝承认他们是大秦国,就是不让去朝贡。汗廷当时找的人选,也确实有问题。虽然带上了一些希腊学者,做好了准备,但当时领头的几人,都是大都那边临时挑的老贵族,确实除了吃饭和吹牛啥都不会……其他学者们,也没有什么外交经验,遇到这种情况就傻了。
带希腊使团前往那边的蒙古商人,倒是一直在上下活动,尽力疏通,但他们越尽力,明朝那边越觉得使团有问题。到最后,负责监督他们的明朝军官,甚至违反规定,偷偷去找领头的希腊人,私下里劝他们驱逐蒙古人,重建大秦国。
使团的希腊人很是害怕,连忙表示从来没有这个心思,可不要害自己。明朝人还有点失望,之后更加冷淡了。希腊人也是坐立不安,之后没多久,就提出耗下去也没有意义,匆匆返回了。
结果,朝贡的事情,就这样前后耽误了十几年,也没什么进展。发现了假塞里斯商品的商机之后,紫帐汗国这边,也安于中亚商路,对于继续开拓不是很热情了。到洪武后期的时候,海伦娜太后倒台,新朝廷改变了不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