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百万钱的战后抚恤金额,也实在是多到吓人。
这会造成什么?
非常简单。
当汉匈高阙战役正式打响,但凡是在场这三个老家伙其中一人挂帅,那就必然会在暗中算这笔账。
当攻打高阙的战事伤亡,达到让汉家损失惨重,陪抚恤金就能赔死的程度时,这三人必定会出于性价比的考虑,而停止攻打高阙。
不继续打,就不用继续伤亡,从而不断扩大战后需要给出的抚恤金了。
然而事实,真的如此吗?
后世人常说,战争时政治的延续,因政治斗争强度溢出而爆发,并为政治而服务。
但从这一套‘算账’理论,也就是财政、经济——或者说是得失论的角度考虑,战争,往往都是零和博弈。
即:胜利一方通吃,战败一方全输。
只要打赢了,那就应有尽有;
只要战败了,亦是一无所有。
后世近现代,姨妈巾国便是出于这个原因,而在政权无比艰难的时期,决定孤注一掷,去搏一个‘赢家通吃’的解决,以解决其内部的所有问题。
具体到高阙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——如果汉家拿下高阙,并顺利守住‘高阙’这一核心胜利果实,那与这个战果,高达六位数的战斗减员、高达十一位数的抚恤金总金额,便都是值得的。
因为有了高阙,等于将来汉家能拥有幕南、河西,乃至更遥远的漠北、西域。
再多的投入都值得、再多的投入都赚的回。
反之,一旦高阙没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