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这么说下来,吴楚七国之乱,关东叛军vs长安朝堂中央,正面战场差不多就是十万人vs十万人。
明白了这些,再回过头,看刘荣在高阙之战中,拟投入的十三万兵力。
——这十三万人,那可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‘有效兵力’,都要上战场杀敌的!
什么辅兵、遂营、民夫之类,刘荣都压根儿没往里面算!
也就是说,这一场战争,刘荣打算投入的兵力,无论是从人数还是战斗素养、综合战力,都远远超过了当年,吴王刘濞麾下的吴楚叛军。
而高阙,又与函谷关极其相似。
这就得出了一个十分有趣,且相当具有说服力的参照。
试想一下。
如果当年,刘濞带着麾下那号称百万、实则二十多万,有效兵力更只有十万的叛军主力,出现在函谷关外,会是个什么画面?
在过去,每每说起‘当年,叛军倘若兵临函谷关’的话题时,刘荣都总是在说:且不说叛军打不打的下函谷关,只要出现在函谷关外,长安就要骚动,天子启就可能‘退位’!
若是不去考虑这件事的政治意义,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:按照以上假设条件,吴王刘濞,能不能打下函谷关?
大概率打不下。
但刘荣想说:凭什么?
凭什么不去考虑这件事的政治意义?!
——当年,吴王刘濞的叛军,但凡将一支偏师,乃至先锋,甚至是个位数的斥候送到函谷关外,那当即就是天下震动!
眼下,汉军将士出现在高阙外,难道就不会让高阙所守护着的幕南地区,以及幕南腹地的匈奴核心城市:龙城,因此而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