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,才是‘长城’这个划时代产物,之所以会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原因。
——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,人为制造一条隔离代、防御工事,来作为支撑华夏步兵集群的战略支点。
但显而易见,长城这种东西,是不可能一层一层往外修的。
而城池,即便要建造,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,而且还得是安定的内外环境,才有可能成功。
所以,华夏历朝历代,每当以农耕文明,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,便总是会陷入国家战略层面上的‘不对称战争’。
我需要守国境线,你不用。
我怕被你攻破边防,你不怕。
你要是深入我腹地,我颜面尽失、统治根基动荡不说,还要损失惨重、伤筋动骨。
换做我深入草原,我却连你在哪儿都找不到、连脚底下踩着的草都带不回去。
临了,甚至可能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……
眼下的局面,其实就是这一‘战略不对称’的真实写照。
为了应对匈奴人大概率——甚至是必然发起的反扑,汉家得在整条北方防线,都安排足够的边防卫戍兵力。
就像是一字长蛇阵。
即便可以凭借地形、关隘有所侧重和取舍,也仍旧无法只守某处或某几处,而是要守整条边防线上的所有关键点。
但匈奴人要想打来,却只需要挑一个汉军防御力量薄弱,更或直接就是顺眼的地方。
然后顷举国之力,攻打汉家冗长边防线的某一处。
眼下,这场看似已经结束,实则才刚开始的高阙之战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