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还有吴国都城的吴王就近应对,也就不存在‘山高皇帝远’的说法了。
而郡县制,却会让这个问题再次出现。
回想一下,始皇嬴政驾崩后,最先出问题的是哪里?
——楚地。
那楚地出了问题后,秦廷是如何应对的?
先是咸阳中央,派遣少府章邯征发骊山刑徒,从咸阳出发,几乎是一路过关斩将——在关中就开始打陈胜、吴广的叛军。
这么一路推过去,可谓是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
但等章邯赶到关外,也已经是大半年之后的事了。
还有北方长城军团,被二世胡亥,或者说是赵高命令南下平叛,结果平白便宜了匈奴人不说,还葬送了大秦王朝最后的精锐。
从事后诸葛亮、马后炮的角度来分析:如果当时,秦王朝在楚地,有一位嬴姓宗室为楚王;
那情况就大有不同了。
最起码,楚地乱的不会那么快,刘邦、项羽等各路义军统领,也不会那么快的平定楚地,并以楚地为根基向外拓展。
只要速度慢下来,咸阳秦廷中央就能得到反应时间,无论是从楚地周边地区调集军队也好,从咸阳中央慢条斯理的派遣精锐中央军也罢,总是能更从容地应对变故。
所以,如今汉室,并非‘内部已经不存在问题’,外部的匈奴人也已经被彻底解决。
于外,匈奴人只是受挫、只是伤筋动骨,却还没有彻底被打败,甚至都还没有被动摇统治根基。
于内,汉家通过郡县制掌控全天下,也仍旧是个远大,且暂时见不到曙光的目标。
(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