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对于岭南百越,尤其是老乌龟赵佗,汉家也是盯得越来越近,对赵佗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。
高皇帝年间,汉家对赵佗的要求,是只要接下‘汉南越王印’,便上表臣服即可。
吕太后年间,则成了:只要赵佗在发往长安朝堂的奏疏中,不口称‘朕’就行。
至于在岭南,赵佗出入称警,行文用制,一切排场都比照天子,汉家懒得去管,也管不过来。
到了太宗皇帝、先孝景皇帝年间,则变成了隔三差五派人去岭南,劝赵佗老实点,给双方都留下体面。
只要赵佗表面功夫做得好——只要少干些称王称霸,又或是称帝的事,汉天子脸上好看了,便也不管赵佗具体在岭南干什么了。
以至于吴楚七国之乱,赵佗应吴王刘濞之邀请,从自己的南越国,已经同样位于岭南的闽越、东海等国派出军队,参加刘濞的翻盘大军,长安朝堂都没有秋后算账。
非但没有秋后算账,甚至还竭力的为赵佗、为岭南证明:吴楚之乱,岭南绝对没有派出一兵一卒!
什么?
你说梁都睢阳城下,死了很多操持南越口音的叛军兵士?
假的!
假新闻!
都是吴王刘濞那老贼用心险恶,离间长安朝堂中央,和淳朴的岭南百越之民!
给当时的先帝急的,那是比赵佗自己,都还要害怕赵佗被明确指为吴楚之乱的参与者。
但短短数年过后的今天,汉家对待南越,也不再是过去那边,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,并不管赵佗具体干些什么的宽松程度了。
——汉匈朝那之战前后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