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侄却不请自来——哪怕此二人一个是百官之首的丞相,另外一个也同样是在朝九卿,也还是让其与众人一阵摸不着头脑。
但刘荣对此,却是没有表现出丝毫异常。
究其原因,就不得不提到窦氏一族——尤其是窦老太后的&a;#039;发家史&a;#039;了。
太祖高皇帝年间,清河郡观津县窦氏生下一女,讳曰:窦漪房。
窦漪房上有一兄,讳:窦建,字长君;下有一弟,讳:窦广国,字少君。
窦父经历秦朝动乱,不远为乱世所波及,便带着家中妻儿老小隐居观津县,不问世事,过着清贫的垂钓生活。
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,直到窦父于垂钓时坠河而亡,原本还算勉强能过活的窦氏,瞬间便失去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。
窦母体弱多病,家中重担,便落在了家中长子:窦建窦长君的身上。
彼时窦建年幼,家中又是上有老母卧榻,下有弟、妹嗷嗷待哺,又汉祚新立,天下百废待兴,讨活路别提有多难;
无奈之下,终还是窦母含泪做主,将暂时无法为家中提供任何帮助的幼子窦广国,卖给县中豪强为奴,才总算让脆弱的家庭缓了一口气。
被卖给豪强为奴,窦广国的童年自也就算不上多么光明——被卖出去没多久,窦广国便被家主带去了宜阳的矿山,成为了奴隶中最苦命的矿奴。
而在观津县,凭借窦广国的卖身钱缓过一口气的窦氏,却依旧没能躲过坐吃山空,穷者愈穷的悲惨命运。
小儿子卖了,卖身钱吃没了,窦妇又抱病多年,无可奈何之下,就只能轮到女儿:窦漪房被卖出。
此时,已经是孝惠皇帝年间。
窦漪房心气很高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