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5章
长平烈侯
对于窦老太后派自家子侄——尤其是两个最拿得出手的当代子侄,不请自来的参加这场意义重大的国家战略商讨会议,刘荣并没有什么太强烈的不满。
在刘荣看来,外戚这个东西,和异姓诸侯、宗亲诸侯,乃至于后世的阉党一样。
都是特殊历史时期,亦或是特殊历史背景下,必然会发生,且必须承担历史使命的群体。
诚然,外戚之祸,诸侯割据之弊,阉党乱政之患,都意味着这些群体的存在,对封建王朝带来的负面影响,
但从唯物的层面上来讲,凡事皆有两面性。
对于后世,那些处于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的政权而言,诸侯藩镇,固然是祸患根源。
但对于如今汉室,尤其是汉初,乃至于更早的宗周而言,以诸侯王为载体的封建制度,却是华夏文化在那一时间阶段最先进、最巧妙的构思。
跟明朝的皇帝说诸侯割据,遗祸天下,那除了朱重八重感情、不愿意听这些不利于儿孙的话之外,绝大多数明皇,都会认可这个说法。
但你要是跟汉高祖、汉文帝,更或是周天子说分封制不行?
那你只怕是老寿星上吊——嫌命长了。
外戚,其实也是一样的。
对于更晚的后世王朝而言,外戚这个东西,真是一无是处,根本让人想不出有什么好的。
但对于尚处华夏封建文明、封建社会早期的汉家——至少是西汉前半页而言,外戚天然具备的血脉加成,绝对是汉天子无法忽视的重点。
在刘荣看来,诸侯藩王也好,外戚、宦官也罢,其实就像是‘华夏文明’这个学生,从幼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