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怎么都不行。
随便发生点意外,便动辄是一场毁灭性打击,甚至于全军覆灭,埋骨塞外。
反观匈奴人南下,却主打一个轻松写意。
汉家出塞,后勤补给线出千上万里;
匈奴人南下,后勤补给就是身上的干粮,不够就从汉家百姓手中抢夺。
如此不对称的战争态势,使得汉匈双方的战争成本——无论是战争发动,战争推动,还是战争收获预期,以及结束战争的成本都截然不同。
汉家,讲究的是华夏文明的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,军队都还没出发呢,海量的物资补给就要先送到前线。
然后是征召军队,临时整编、整训,而后开赴战场。
仗还没开始打,就已经是‘大炮未响,亦黄金千两’了。
真开打了更不用提,物资补给源源不断,甚至连兵力都要细水长流的往前线补。
好不容易打完了,遣散也是个麻烦事,战后的赏赐、抚恤,更是一笔完全不亚于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。
所以刘荣私下里会吐槽:汉家的军队打仗,那就像是三岁小孩儿第一次游泳——什么救生圈,充气项圈之类,能带的都得带上。
反观匈奴人,说要打仗,那就跟出门踏青似的,那点干粮就上马。
一路打,一路抢,既不需要单于庭负责后勤补给,也不需要战后赏赐、抚恤之类。
——抢到的都是补给!
——吃剩下的都是战利品!
甚至于,哪怕什么都没抢到,也同样可以通过拣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