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/>
只要最终胜利,那过度挖掘的战争潜力也好,预先透支的战争潜力也罢,都能凭借战争胜利的果实弥补回来。
唯有战争失败了,挖掘战争潜力,才会演变为透支国家发展潜力。
而在程不识的认知中,刘荣对西域的重视和担忧,便与此相关。
在刘荣看来,汉匈双方之间,不会爆发连续不断的无数场决战,而是会在几场决定性的大战后,转变为消耗战、拉锯战。
而且展现很可能远离双方领土,有极大可能会在西域。
一旦事态发展到那一步,那最终结果不说是两败俱伤,也至少是:嬴者险胜,输着惨白。
那样一场拉锯战、消耗战胜利,汉家也依旧需要马放南山,刀枪入库,休养生息好几十年,才能缓过劲儿来。
至于败了?
刘荣的原话是:西域若败,则或汉亡!
事实上,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,于西域屡屡碰壁,且最终在汉匈双方于河西进行的消耗、拉锯战中率先低头的汉家,还真差点亡了国!
汉武大帝晚年,汉家已经开始出现农民起义的苗头!
在太宗文皇帝驾崩短短几十年后,对太宗皇帝感恩戴德,顺带着对其子孙后世之君也爱屋及乌的天下百姓,直接不买账了!
太宗皇帝的仁德、世宗皇帝的武勋,都没人在乎了。
因为大家活不下去了。
太宗皇帝的人的,世宗皇帝的英明神武,都救不了穷途末路的底层民众了。
于是,不知多少‘仗义’之士揭竿而起,势必要推翻汉武大帝的‘暴虐’统治,还汉室天下——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