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世人常说,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,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集大成者。
从这个理论上,后人衍生出来了一个结论。
——最后那个王朝,几乎在方方面面,都做到了封建时代的天花板级别,进无可进,几乎不存在能更进一步改良的部分。
但有一点,是有争议的。
便是那个时代独有的,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事件:九子夺嫡,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不立储君、不立嫡长,转而立之以贤的制度。
这个制度好不好呢?
理论上,确实是封建时代最好的。
因为嫡长这个东西,前者是彻头彻尾的血统论,即‘子凭母贵’,后者则是长幼论。
二者无论是哪一种,都没有‘立之以贤’的择优选择方式更优越、更科学。
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。
在政治世界,尤其是封建时代的政坛,科学与否、优越与否,往往并不是最优先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太祖高皇帝刘邦晚年,难道看不出太子刘盈儒弱、三子刘如意更优秀,更有能力?
若是放在两千年后,那个华夏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,最后继承皇位成为‘汉二世’的,还真就未必不是刘如意!
但最终,刘邦并没有一意孤行,废太子刘盈,立赵隐王刘如意。
有人说,这是因为刘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