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便是放在了学术、思想界的掌控之上。
核心目的就一个:遏制儒家坐大,尤其不允许儒家独大!
只不过,不知道是刘荣太过温柔、平日里又总是平易近人,让儒家产生了什么错觉,还是刘荣这个皇帝的分量,在当今汉室仍旧不够重;
哪怕刘荣再三在公开场合,毫无遮掩的表达自己对儒家的不待见、不亲近,儒家却也依旧没有看清情况。
原先,刘荣还不明白:封建帝王——尤其还是文治武功在手的实权帝王,明确表示对你的不满和不喜,你还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,儒家这是脑子瓦特了?
直到此番,儒家借刘荣的皇长子,小小一发试探,便试探出了当今汉室唯一的史诗级副本:窦太皇太后的怒火,刘荣才终于后知后觉的回过味来。
——儒家,不是没看出刘荣的恶意;
而是根本就不在意;
或许在儒家看来,黄老日薄西山,法、墨无以为继,儒家登上华夏历史舞台,已经是必然。
在这种‘必然’作为前提下,刘荣的恶意,不过是汉家某一代天子的恶意。
对于这种‘某一位天子的个人厌恶’,儒家并非没有经历过,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经验。
——秦时,始皇嬴政就不大喜欢儒家学说,甚至基于此,而对好儒的公子扶苏有些疏离;
到了汉初,那就更夸张了——太祖刘邦,那可是华夏历史上,数一数二的史诗级儒黑。
所以,儒家大概是以为,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