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“魏其侯说,诸子百家,除却杨、墨,便多为孔丘之徒子徒孙,于孔丘之言、之学的基础上延伸而来。”
“朕以为不然。”
“——诸子百家,曰‘百家’,然可称一学、一说者,足一百八十九家。”
“曾显于天下,可堪说道者,便有杨、墨、儒、法、名、兵、农、杂、医、纵横、阴阳、等不下十家。”
…
“杨朱之学,祖师杨朱杨子居,其说多见于《老子》《列子》,于儒家并无干联,而更近黄老、道家之学。”
“墨家之学,则起于祖师墨翟,自成一派,与儒家非但毫无干连,更反其道而行之,以至于战国之时有言:《墨子》六篇,贬损孔丘之言几占篇幅之八九。”
“名家,亦称‘辩家’,以公孙龙为显贤,又为杨朱、墨翟之先学,可谓杨、墨之师,非儒家言。”
“兵家起于行伍,农家分于墨家,杂家集百家之所长,医家则悬壶济世,以药石针灸之术立身,亦非儒家之后。”
“及纵横、阴阳、诸家——也就一个阴阳家,因《周易》而与儒家稍有渊源。”
“然《周易》,非孔丘独作,而乃伏羲、文王与孔丘三人合作。”
“亦或是说:乃上古伏羲,留天地之象;中古周文王,演《易经》之道;近古孔丘及弟子后学,注《易经》而成《易传》。经传合一,终成《周易》。”
“如此说来,阴阳家与儒家的渊源,也不过是孔丘注解《易经》而成《易传》,二者合一所成的《周易》,为阴阳家奉为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