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实战打法是另一回事,拳师的进步,就是要将打法经验再度融入拳术变化中,取得对拳法更深层次的领悟。
虽然齐大柱总是听徐行说,尸山血海白骨地,正是武人修行处,历代拳法大家,皆是从战阵中崛起。
但这还是他第一次,亲身体到其中的道理。
熊形推演至深处,也有熊经鸟伸的变式,这拙中藏巧的手段,不是一味强硬、刚猛就可以练成的。
齐大柱以往练拳时,总是把握不住那一点如飞鸟般灵动的意境。
可现在只一会儿厮杀,他运枪时,已自然而然地带上了这种“一沾即走”的韵味。
一对多的军阵厮杀不是拳师单挑那般,追求在最短时间内,爆发出最大的力量,将对方一举击溃。
而是要保存体力,把每一份力气都用在最恰当的地方,能用枪头戳死人,就绝不用枪杆去拍死人。
批亢捣虚,软硬兼备,才是古之猛将闯阵的手段。
明白这一点后,齐大柱对“熊经鸟伸”的领悟又加深一层,感觉这个关隘就像一张纸,随时可能撕破。
战至酣处,齐大柱吐气开声,嗓音浑厚如钟鸣,脚下铁马生根,掌中枪影连绵,如开闸山洪,滔滔不绝。
将步法、枪法、拳法糅合为一后,齐大柱就像是单骑冲阵的闯将,勇烈无匹,所向披靡。
他的枪术不如徐行那般精妙,能够拦尽当空飞矢,仍是不可避免地中了几箭。
但随之而来的尖锐痛觉,却如火油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