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神山,只要泰山在,洪水就不会有!
泰安山,则四海皆安!!
【华国的八大沙漠、四大沙地,五个在黄河中流,黄河害在下游、病在中游、根在泥沙。】
潘季驯猛地站起来,这就是黄河频繁决堤泛滥的原因?
沙漠,沙地,黄土高原,黄河每流经一个地方就会裹挟这大量的泥沙,泥沙一次又一次的沉积,河床渐渐地越来越高,慢慢地,便形成了一条地上河!
水量一大,河水很容易就决堤泛滥!!
果然,治理黄河的根本就是泥沙的问题。
用人力去挖显然是不现实的,后世又是怎么样处理的呢?
潘季驯眼睛一眨不眨。
【黄河上建起了三门峡水利工程,但是工程仅仅使用一年半,水库中已经淤积泥沙15.3亿吨。】
【泥沙在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,渭河下游两岸被淹,土地盐碱化。紧接着,还出现了黄河倒灌,严重威胁着关中平原。】
潘季驯叹息,看来黄河的泥沙不能一味的拦截。
嬴政皱着眉,黄河倒灌,会导致渭河水上涨,咸阳岌岌可危。
【后面,三门峡下游又修建了小浪底工程,这次充分汲取三门峡工程的经验教训,小浪底保证下游防洪,减淤的前提下,还可以调节 径流,小浪底使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了千年一遇。】
【黄河上游同样修建着许多的水利工程,这就形成了下游排沙泄洪,上游调节流量、蓄水,水利工程体系协调运行。】
潘季驯脸色发白,如此之多的水利工程!
以现如今的条件,根本就不可能做成。
各个王朝也是纷纷摇头:做不了!
哪怕是知道了黄河泛滥决堤的原因,但是像后世这样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做不到的。
就算就举国之力决定去建,材料是什么?后世那些坚实的堤坝就不可能是泥巴!
退一万步说,材料有了,谁去修?
征万民去修建吗?
只怕还没建好王朝就被推翻了。
百姓们面无人色,万一当今圣上看得一个心潮澎湃,突然就下令征徭役来建水利工程可怎么办!!
诸葛亮深思:后世的水利工程得以一个个的建设,是否说明了朝廷的财政宽裕,而且有上面的全力支持,下级官员才能放心去做。
而且,后世必定不会是征徭役。
是不是花钱请的雇工呢?如果出钱那就说得过去了。
不会有人为此造反,毕竟普通百姓谁不是为了碎银几两而奔波呢。
有的钱赚,为何要去冒那杀头的风险?
最重要的一点,整个社会必定发展到了某一个技术发达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