讽刺大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有什么可生气的?</p>
而且他们讽刺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,如果大清后期能像汉武帝时期一样,后世人能夸出一朵花吧。</p>
愤怒只会让人的脑子不清楚,冷静下来才能从上面看到大清的事情。</p>
鸦片是绝对要禁止的了,矮子国,就是东洋那边的倭国。</p>
水军要操练起来,想一下要派谁过去统领水军呢?</p>
猫国博物馆被国家卖光,作为经济支柱……嘉庆垂眸:也就是说后期大清沦落到自己的家当都变卖了。</p>
其他朝代:……</p>
终于明白什么叫骂人不带脏字了。</p>
文人的笔如果比刀都锋利,先是一个周先生,现在又来老舍先生,个个都是骂人不带脏字,并且还骂得人透心凉的那种。</p>
苏轼简直甘拜下风,不行,他也得学学大师的文章!</p>
说不定能把大宋给骂醒呢!</p>
张岱敲着自己的烂盆高声叫好,好文章!好骂!</p>
于是各朝的文人们掀起了一股学习后世大师文章的风潮,朝廷君臣们有些不安却又无可奈何。</p>
只得加紧研究各种科技,让自己的王朝尽可能的强大。</p>
平行时空的历史一点点的改变了……</p>
放完老舍先生的两本书,周瑾玉顺便又放了他的经典话剧《茶馆》。</p>
一开场纯正的京腔瞬间将明清两朝的百姓们吸引住了。</p>
嘿!这不就是他们的京城的老百姓吗?</p>
清朝的百姓们更是激动起来:这就是他们的京城茶馆!</p>
其他王朝的百姓:这……王朝的百姓头发真难看……</p>
要留不留,要剃不剃的样子,脑后还拖着一根长辫子。</p>
有人瞬间想起了邋遢大王里被砍断老鼠尾巴的灰老鼠,这辫子……</p>
后世人还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讽刺这个王朝。</p>
朱元璋皱眉:打跑了一个游牧民族的暴元,后面又来了头发个剃半个脑袋的少数民族政权……</p>
康熙眼皮子一跳,有种不好的预感。</p>
按照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