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的力量吗!
建好桥后,村民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划溜索了。
百姓们看着一位老人背着孩子慢悠悠地走在桥上,笑着说:有了这座桥,分分钟就到乡里面了!
他脸上的笑容让他们羡慕,后世的人真幸福啊……
有了方便的桥和公路,村民们种的草果都能销售往全国各地,自然而然就富裕了起来。
他们还在种植草果的山上建了溜索用来运送采摘好的草果,这么一来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
朱标叹息:“人的潜力果然是能激发出来的。”
道路,重要的道路啊……
路通百业兴!
然而仅仅是修路还不足以改变贫穷的状态。
【扶贫先扶智,教育是消灭跨代贫穷的根本办法。】
这句话令所有的王朝和百姓们都心中一跳。
是了,民智不开如何能摆脱贫困呢?
百姓们满心苦涩:他们能不知道读书好吗?
可是,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全部的力气了……
谁又会给他们读书的机会?
他们不用看天幕就知道,后面那些村民的孩子一定都会得到上学的机会,政府会给他们修建学校,会给他们派遣老师教育他们。
那些孩子会增长见识,走出大山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。
他们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。
而见识过光明的他们,将来又要如何忍受黑暗?
看,后世政府为那里的孩子建了学校,让适龄的孩子都去学习。
而且还是校长、老师每一个山区、每一条村、每一户去敲门去劝服村民让孩子去读书。
“这个学校和其他的学校不一样啊!”有人发现了不同。
“他们在学校不再是光学习读书了,他们还学修理汽车,学厨艺,还有学理发的!”
“这个学校太好了!怎么那些城市里的学校不是这样子学的呢?”
“是啊,全部是念书。可是就有人不擅长念书啊!”
“要是我,我就愿意在这个学校学手艺,那些书我是念不明白的!”
“我觉得那些大城市应该也开设这样的学校,聪明的就去念书,念书念不好的就去学门手艺。这多好啊!各取所需!”
百姓们一时间对这个学校爱得不行,但是觉得学校学的技能太少了。
于是大家热烈地讨论起里面应该增加什么技能。
“木匠!必须是木匠啊!做家具,做床哪一样不是好的手艺?”做木匠的人嚷嚷道。
“得了吧,我觉得做屠户就挺好。后世人几乎天天都卖肉啊!肯定很赚钱!”屠夫觉得学校应该有他技术的位置。
“哼!你们那些比得上我的铁匠好吗?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