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春小麦的一倍,再搭配上插秧种植后缩短了种植周期的水稻。
在秋收之前,起码军队那边的粮草能接上顿了,否则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虽然半夏牵头种植了不少田地,可大夏更多的田地还是掌握在百姓跟地主乡绅手里,而他们种植的多是正常播种的水稻跟冬小麦。
等到时候秋收正常交税,国库丰盈之后,粮草就不是问题,今年的困难就能彻底度过去了。
大家只是在脑海中想了想,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,纷纷露出笑来。
只是在听到半夏最后一段话,说起棉花的问题,众人才又思考起来。
是啊,如今虽然是第一茬推广种植棉花,可这些东西就种在京城附近,虽然是方便了燕家管理,但也同样躲不过世家权贵们的眼睛。
理县那边保密工作做的好,到现在外人还不知道这批棉花种子的产量有多逆天,可一旦棉花成熟,到时候就很难瞒得过了。
世家那帮老东西一直在拖后腿,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机做点什么?
棉花的防护是重中之重,众人心想。
尤其是燕临,他不仅在西域待了多年,北疆那边也是去过的,到了冬天有多冷,没去过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。
所以,这批棉花在燕临看来,同粮食一样重要,他立刻就把半夏提出的事情放在了心上。
并且打算在七八月的时候就派出军队过去巡逻,在棉花采收完成之前,绝对不允许发生任何意外。
一顿饭一家人聊了不少正事,燕临虽然大男子主义,奉行男人在外要扛起一切,庇护妻儿。
但朝廷上的局势跟家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,就怕他们不知道情况着了道,所以许多事情燕临做决定虽然不会跟家里女眷们商量,但会偶尔讲给他们听。
半夏都跟着听了不少,比如说哪家的老几做了什么事升官去了哪里,那个职位有什么好处,会对燕家造成什么掣肘啦。
又是哪家新纳了个小妾其实是燕家安排过去的眼线,日后有什么事便能从那小妾入手啦。
还有哪家大人是个墙头草,虽然可恨,但某些事情上也能利用一二啦。
虽然半夏听的云里雾里还不认识人家,但不妨碍她听的还挺开心的,就当时听八卦了,谁还不爱听八卦了不是?
连城墨如今在朝中不过一个六品小官,虽然有管辖四方官员升迁的权利,但他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,对其他部门的官员许多也是不清楚的。
因为此时站在朝廷上的官员绝大多数他都不认识,前世等他入京城,这些人不是死了就是被流放了,又或者急流勇退,辞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