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神情,这感觉,简直与一年前英国代表团,访问武宿机场时如出一辙。
啊,不是!到底谁是苏联人啊?
我成替身了?你这中坦重坦,怎么看起来毛里毛气的?而且很多设计,怎么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呢。
意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?
面对老毛子们一脸懵逼又充满探寻意味的眼神,饶是久经沙场的黄河也有些不好意思。
但问题不大,咱脸皮厚。
只见黄某人战术性清了清嗓子,随即面不改色地抛出一套精心准备的技术解释:
“众所周知,全民国的装甲部队最开始都处在万国造的状态。而我们八路军更是集百家之长,以苏系坦克为基础,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坦克。”
“至于那些重坦,原本是为本子关东军准备的秘密武器。”
“不过我们发现对付日本人并不需要重坦,所以就把这些图纸拿出来,用以支援深陷战火的盟友。”
很显然,黄河的解释并没有什么说服力。不过老毛子们也不在乎这些,他们现在只关心新装备的两个硬指标:性能参数与实战数据。
战局已到存亡之际,谁还会在意不重要的细节?
似乎是察觉到了盟友的急切,黄河直接从公文包里掏出了几张电报,上面详细记载着T-3485在北非与豹式坦克的交战细节与交换比。
当老毛子们看到1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