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林海后,得了林海支持,林海愿为薛蟠寻访名师,又肯每月都替薛蟠改三篇文章,已是极其难得。
宝钗与薛王氏都说,宁可薛蟠在扬州多留一些时日,哪怕留到考试再回来也无妨。
黛玉听到宝钗的话,先拣薛蟠信中那段看了,再拆林海送来的信。
信中无非是些问黛玉身体如何,是否还在吃药,跟在外祖母身边又可否够钱花等琐碎事罢了。
贾府偶与林海通信,总说黛玉处处都好,林海虽知岳母会善待外孙女,却又忧贾府人多规矩大,免不了要委屈黛玉。
信中寥寥数语,又令黛玉潸然泪下。
黛玉忙取了帕子,匆匆拭去泪痕,强打笑脸道:“宝姐姐,我无事,你以后可得继续为我送信。”
宝钗轻叹:“颦丫头,我又哪会不答应你?”
林海送来信还有一张信纸。
那张纸上写的却是与薛蟠、宁荣二府有关的事。
黛玉的珠大嫂子李纨育有一子,名为贾兰。贾政与妾室赵姨娘也生有一子,名为贾环。这两人年纪较宝玉更小,但总该过了启蒙的年纪,也应读书上学了。
薛蟠只让宝钗在信中说宝玉学业如何,林海却让黛玉也再问问贾兰、贾环学业近况。
黛玉虽不便与他俩相见,却能与李纨、探春玩耍。探春乃贾环一母同胞的姐姐,虽不喜贾环性情,但仍心系生母与弟弟,平日里常在王夫人跟前侍候,闲暇了依旧去看赵姨娘和贾环。
黛玉看罢这页信上内容,略一沉吟,便将信纸推至宝钗面前。
宝钗就着她的手看了。
两人皆已有所揣测。
信仍由宝钗带回梨香院中,再做处理。
黛玉所留的,仅有林海问她日常起居部分内容。
今日时候已不早,黛玉独坐房中,回想着往日李纨与探春说过的话。
李纨陪伴小姑,多陪小姑说笑,又做些针线,极少提到贾兰如何。
探春更少说贾环与赵姨娘如何,偏那赵姨娘见探春在王夫人面前也算有些脸面,王夫人已疼着探春,她便常借此生事,气得探春时常与她吵闹。
贾环从不敢与探春吵,只敢与丫头们吵,可他在丫头们中的名声也不大好,王夫人房中也有些丫头并不耐烦搭理他。
黛玉一一想着这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