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孙女,宋老夫人和李老夫人二人昔年在闺中是手帕之交,意外相遇,二人皆是笑容满面。
李老夫人说:“正巧这两天不下雨,地上的水也干了,我带家人来庙里还愿,来之前还想着老姐姐你也信佛,今天许能碰上,没想到真是遇上了,可真是缘分。”
二人略微寒暄几句便各自令小辈上前见礼。
王家这边除了王九郎的两个嫂子,还有王九郎。
至于少年小孩儿,今日出行只带了大嫂的一双小儿女,二嫂的孩子前两天去外祖家了,被雨水绊了脚,这两天都没回家。
李老夫人除了儿媳妇,还带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孙女。
几个女孩子温温柔柔端端正正的和长辈行了礼,王九郎也上前行礼。
李老夫人视线落到王九郎身上,免不得为这个一身青衣的年轻郎君惊艳,王九郎如松如玉、气质内敛、在亲长面前端正守礼。
“那日长公主寿宴我还见过九郎,真是芝兰玉树一样的人物。”
宋老夫人脸上笑得满意,口中却谦虚道:“他还年轻着呢,不经夸不经夸。”
李老夫人与宋老夫人多日不见,便约做一起两家人合为一行,因有陌生的女眷,王九郎略微陪了宋老夫人一会儿就找借口去到佛殿外面。
不一会儿,他大嫂身边的嬷嬷找来,对王九郎行了一礼,说:“见过九郎,大娘子知道九郎与觉远师父相熟,此间无事,九郎可自去访友。”
“如此,我便先离开了,若是有事,嬷嬷可让人到觉远师父处传话给我。”
也不再多言,王九郎便走了。
有寺中僧人见他一路走来,又是独身一人,便问:“施主往何处去?可需要小僧引路?”
王九郎说:“在下认得路,不麻烦小师父了。”
他对宝塔寺熟悉如自家庭院,对觉远和尚的禅房方位更是熟悉,二人是多年好友,也不需要僧人引路,他自己便能找到。
一路行至觉远和尚禅房,禅房简陋,有一架木制门扉,他扣了扣门,有小和尚开门,认出王九郎,说道:“是王施主,师父去梨花涧取水了,还请王施主进来坐坐,稍等片刻。”
觉远习惯饮茶,凡是和饮茶相关的事情全都亲力亲为,此去溪涧也是为了烹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