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第二日,李轻舟就把两封信交给了码头上往下游运货的货船,他们除了运货,也能帮忙捎带些东西和信件。
而镇上也渐渐多了些面容悲戚、蓬头垢面的陌生人,都是被大水毁了家的可怜人,一路逃难到这里。
流民多了,镇上也有些乱。常常有偷窃、争抢、打斗发生。
“要不要过段日子再来摆摊?”李轻舟看着远处为了一个馒头大打出手的流民有些担心。
月笙思索了一会儿,还是摇了摇头,“还是继续摆吧,之前就耽搁了好几天。若总是这样摆几天又歇几天,我怕日后生意就不好做了。而且应该不会一直这样。”
李轻舟也知道这个理,就没再劝。只是之后隔一会儿就会来摊子上瞧一瞧。
好在没几日,县里就派了人过来,都骑着高头大马,腰间挎着大刀,十分有气势。很快就安排人员搭了大木棚,把流民都聚在一处,并询问登记在册,还分发了药汤。
有了官府的人在,流民们心里渐渐有了期盼,也安分了许多。
镇上的医馆药铺纷纷开始义诊,商铺们也或多或少地会给流民们提供一些粮食衣物。无论是真心行善,还是为了博得客人的好感,至少一切都在慢慢往好处发展。
月笙等人见流民中还有许多幼童和老人,有些于心不忍,也特意网了几网鱼送去了大棚。
但流民们不可能一直安置在大棚里。果然,官府的人来的第二日,就召集了各村的村长,把流民们分到了各个村。
清河村也领了十多个流民回来,哪怕村民中有人不愿意,但见了随行的配着大刀的官差,也只能缄默不语。
村里没有空闲的房屋,只能先搭了个木棚暂时安置这十几人。之后村长又发动了村里的汉子帮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