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时间点不变,基本微粒位置不变。
当然,也有科学家认为,物质并不是由“基本微粒”构成。
有的科学家认为,物质是由“弦”构成。
也有科学家认为,“基本微粒”并不是固定的,它充满整个空间,只不过出现在各个位置的概率,是不一样的。
关于这个东西,林宇也不清楚,大概是“薛定谔的猫”,处于活和死的叠加态。
只有观测者观察的时候,才能确定其是生,是死。
这个听起来可能是有点扯淡,很多人会认为,猫的“生”和“死”是确定的,和观测者是否掀开装有猫的盒子无关。
但在微观的世界里,部分情况下还真不是这样,甚至会出现,先有“果”后有“因”的情况!
有两个科学实验——双缝干涉实验和量子擦除实验。
“双缝干涉实验”的恐怖点在于,“观测”光子的这一行为,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。
这里的“观测”,指的是无论“人”在观测,还是“人”创造出来的机器在观测。
“量子擦除实验”则更为恐怖,不进行观测,但在计算出结果的那一瞬,便会影响到之前实验产生的结果。
林宇晃了晃脑袋,努力的思考着这些东西。倘若真的是先有“果”后有“因”,那便意味着,“未来”可以影响“过去”!
不仅是林宇在怀疑,世界很有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