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被其他同学参考后会不会出现扎堆报考的情况,这一点写信的时候一定要跟唐蓉交代清楚。
“小唐,吃樱桃。”周正爱人洗好樱桃后端了过来,并没有立马走开,而是帮着周正表功:“老周这阵子老在书桌前写写画画的,我问他他说给你妹妹准备的,你还满意吗?”
“满意,太满意了。等我妹妹来了,让她给师弟补课。”唐植桐笑呵呵的应着,打算回头准备一份谢师礼。
“你说这个干啥?孩子哭够了,你去看着他写作业。”周正对于这种明显表功的言语有些反感,眉头一皱,把爱人打发到一旁。
“前阵子有你一封信,我给你转寄到押运处了。”周正回过头来跟唐植桐说道。
“好嘞,谢谢周老师。”唐植桐不知道是谁给自己来的信,暂时将此事放在一旁,开口跟周正说了为大学生丰富生产劳动做的设想。
“你这个想法很好!我明天跟系主任说一下,保不齐能在全校推广。公社能用的了这么多人吗?”周正听完眼前一亮,对此事很支持。
眼下人人知道粮食供应发生了短暂的困难,此举不仅能解决部分学生生产劳动安排的难题,还能让学生有机会放开肚子吃几天饱饭,节省下来的粮食还能当学校的机动粮,属于一举多得,学院里没有理由不支持。
“问题不大,公社里的麦田多着呢。”唐植桐信心满满。
每逢夏收,除了卧病在床的、嗷嗷待哺的,生产队里但凡能迈开腿的的都得上阵,就连穿着开裆裤的也不例外,会跟在哥哥姐姐身边捡麦穗。
届时200多万的农民都会忙活着夏收,邮电学院全加起来也就两三千来人,洒在农田里根本不起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