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但话又说回来,无论什么身份的孩子都值得去尽力抢救,总归是一条人命。
“我就是怕。今天见到姜姐,姜姐也在说,为了要这个孩子有多么不容易。她以前不爱吃粗粮,但现在只要能填肚子都会往里填,根本不敢挑。临走前,姜姐拉住我,偷偷跟我说,现在不是要孩子的好时候,让我回来跟你好好商量一下。”小王同学依偎在丈夫怀里喃喃道。
“不怕,有我在,肯定不会让你们娘俩有事的。”要孩子的事亲戚朋友都知道了,自己烟也戒了,小王同学也取了一些姿势的经,这时候打退堂鼓岂不是白准备了?
“嗯。”小王同学往丈夫怀里钻了钻,双手环过丈夫的腰,把头埋进了丈夫肩头。
“回头我问问编纂组的专家,看看有没有办法提升一下早产儿的存活率。”从小王同学臂膀的力度和情绪上,唐植桐觉得她并没有真正放下,自己正好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妇产医院的医疗水平,搞搞婴儿保温箱。
婴儿保温箱的原理并不难,国外二战时就普及了,国内要等八九十年代,家家户户计划着要孩子时才推广开。
之前的时候,唐植桐不好插手这一块,但现在自己既是编委会一员,深度参与了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工作,又是受过接见的四九城人委代表,作为相关行业的伪专业人士,可以去调研吧?
这一调研,针对早产儿生存问题提出恒温箱的想法,这很合理吧?而且自己还是科研班的一员,虽然主攻方向是国防科研,但能在闲暇之余集思广益专攻一下恒温箱吧?
唐植桐一手拍着小王同学的后背,一手摩挲着自己下巴,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整合资源的小天才。
这样若是还搞不出来,就有些丢书友们的脸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