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寺庙生活艰辛, 许多官吏从未过过此等素衣素食的日子,两餐斋饭下肚便开始水土不服。
\n
做完晨间的功课后,柳柒只身前往慧心禅院与慈济大师煮茶听琴。慈济今日又备了一份新茶, 味甘而淳, 鲜香浓烈, 引人垂涎。
\n
柳柒吃了半盏清茶,点评道:“此茗入口有余甘, 其味温和,隐若有缕缕荷香, 实乃佳品。”
\n
慈济道:“这茶是贫僧从后山的茶园里采摘炒制而成,与市面上的普通茶叶并无半点区别, 只是煮茶的水有些讲究,它是由小沙弥泛舟取来的荷花露,未经晨光照射,不失为天地之精华。”
\n
柳柒微笑道:“上回来寺里, 大师赠了劣者一壶孔雀泪, 其苦涩之味劣者现在仍不敢忘。今日有幸尝得甘露, 深感欣慰。”
\n
慈济眉眼微弯, 额头上的褶子一一尽显:“柳居士前番来贫僧这里时苦气难当, 心中尘念杂乱, 唯有以孔雀泪招待方能令汝品出其味。而今的柳居士心气平和, 面上愁苦不再,贫僧自然当以甜茶招待。”
\n
柳柒闻言一怔,下意识抬手抚上自己的面颊。
\n
静默须臾,他又笑道:“近来朝中没什么烦心事,故而心宽了不少。”
\n
“古人云,‘夫色见于貌,所谓征神。征神见貌,则目发于情。’一个人纵然再能隐藏情绪,可目中之情却做不得假。”慈济云淡风轻地往紫砂壶里添了水,重新放至红泥炉上煮沸,“柳居士心底藏着事,藏了足足七年,纵然抄再多的《楞严经》也于事无补。常言道,解铃还须系铃人,居士心结不解,终是难得长久之欢愉呐。”
\n
佛门中人从不轻易干预凡间的因果,慈济大师能这样说,已是主动介入红尘。
\n
柳柒不想让慈济太过为难,便道:“多谢大师指点教化。”
\n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