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\n
曹髦随即又问起了校尉和长史的人选。
\n
郑袤依旧是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两个人名。
\n
一个是邓艾的儿子邓忠,一个是白身的刘寔。
\n
邓忠这个不必多说,而刘寔这里,他的出身并不是很好。
\n
他的父亲刘广乃是一个县令,县令的儿子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大族出身,他年少时失去了父亲,家境贫苦,他就靠着卖牛衣来养活自己,可他非常的好学,手里缠着绳子,口中还诵读着诗书。
\n
就是因为这种好学的精神,他知识广博、通晓古今,自身品德清洁,行为没有瑕玷,深受当地百姓的敬爱。
\n
后来,他在洛阳担任小吏,通过多次立功,做过河南尹丞,迁任尚书郎,廷尉正,吏部郎可就是在他的官位不断提升的时候,他的好儿子刘夏收取了极大的贿赂。
\n
因为吏部是个好地方,先前就有王戎的例子在,吏部掌管了天下官员们的升迁和提拔。
\n
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置,哪怕只是个吏部郎,在众人的眼里,那也是金光闪闪的,都想要跟他搞好关系。
\n
但是刘寔这个人,非常的清廉,绝对不要这些人的贿赂,若是有人求他办事,他会很生气的那些人给轰走。
\n
因为清廉,他自己的家里也过的不是很好,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们都跟他那样,要自食其力,还常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。
\n
可惜,他的儿子们注定是不能跟他那样苦学成才的。
\n
他的儿子刘夏收取了大量的贿赂,他答应那些人要在父亲耳边吹枕边风,让父亲答应那些人的任免之事。
\n
后来王戎出事后,曹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