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,孙炎便趁机加入到了他们之中,又先后参与了几次集会。
\n
曹髦坐在上位,打量着一旁的大名士。
\n
这位名士并不能算是那种谄媚小人,主要是他一直都很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。
\n
郑学啊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!
\n
一切都以皇帝为主,无条件的服从。
\n
孙炎是觉得自己的主张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,只要天下人都服从皇帝,那就不会发生战乱,那就不会出现灾害。
\n
对于这个在战乱时所产生的学派,曹髦不好评价什么。
\n
但是在皇帝的位置上来说,这学派真不错啊。
\n
因为学派的主张,孙炎心里哪怕是反对曹髦的迁徙,却也不会去反抗。
\n
皇帝做什么都是对的,哪怕皇帝是错的,群臣也只能去服从。
\n
孙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,同时也很成功的让曹髦看到了他们学派的魅力。
\n
有过那么一瞬间,就连曹髦都不由得有些心动。
\n
若是自己身边的人都如孙炎这般听话,对自己无条件服从
\n
可很快,曹髦又打消了这个想法。
\n
且不说这样的主张是否能真的完成,就算有机会完成,曹髦也不会去做的。
\n
反抗精神本来就是华夏民族精神里最宝贵的一点,也是华夏民族能一直延续的重要条件。
\n
哪怕是面对皇帝,遭遇不公,遭遇饥饿的时候,也得敢挥起锄头来,高呼“宁有种乎”,这才是最可贵的啊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