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称不上大敌。
将领们也都知道,若只是打了胜仗,皇帝根本就不会举办献俘大典。
因为生擒了阿史那贺鲁,皇帝这才有意举办献俘大典。
所以,将领们其实都沾了苏定方和薛仁贵的光。
传旨之后,苏定方在军中的声望又涨了,他的名声也开始在边镇流传开来。
经此一战,苏定方也名震西域,不再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中郎将。
苏定方为人方正严肃,将领们虽然对他颇为佩服,但是也不好接近。
薛仁贵为人憨厚性情也很爽朗,加上官位不高,军中将领们倒是都愿意与他结交。
在军中要想服众靠的是什么?
要么靠赫赫战功,要么靠真本事。
之前,将领们只是觉得薛仁贵只是因为晋国公的赏识才得以平步青云,至于斩杀薛万彻,谁知道当时是个什么情形呢?
说不定薛万彻早已经受伤或者力尽,被薛仁贵捡了便宜呢。
薛仁贵来到军中后一杆长枪横扫全军无人能挡,一手精湛的箭术同样无人能比,全军上下谁不服气?
如今薛仁贵又立下了大功,还有晋国公这个靠山,堪称前途无量。
谁不想与薛仁贵结交?
谁不想与薛仁贵并肩作战?
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前往长安,这一路上将士们受到的待遇都很好。
打了胜仗待遇自然不同,沿途州县都会劳军。
薛仁贵每天笑的合不拢嘴,出征之时他心里还有些纠结。
因为他是放弃了做皇帝的亲卫将军选择了出征,若是没有在战场上立下战功,回去难免会惹人讥笑。
但是现在嘛,不用担心回去会惹人讥笑了。
而且也能坦然面对国公了,这次出征不但没有给国公丢脸,还给国公长脸了。
自从跟了国公之后,他就时来运转了!
意气风发的薛仁贵也不是没有苦恼。
他现在的苦恼就是怕阿史那贺鲁这小子死了!
皇帝要在长安献俘,最大的主角毫无疑问就是阿史那贺鲁,若是阿史那贺鲁死在了路上,献俘大典就会失色不少。
虽然阿史那贺鲁被他射了一箭之后依然顽强的活了下来,但是身体也受到了重创,加上年纪也不小了,一路上又受到了颠簸劳累,被俘虏之后心情郁郁寡欢,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阿史那贺鲁的身体状况不怎么好。
阿史那贺鲁人已经瘦了一大圈,在知道大军要在长安献俘之后,阿史那贺鲁更是一下子苍老了不少。
被生擒活捉就已经很屈辱了,他还在幻想着回长安会受到礼遇。
没想到皇帝竟然要举行献俘大典,这是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羞辱他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