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便知道这应当是傅朝瑜准备放在文刊上的文章,因为他不仅写了辩论,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多多往国子监投稿。
\n
王纪美迟疑:“你们想要扩大投稿范围?”
\n
傅朝瑜点点头:“国子监有才学的人并不多,若是一直以国子监的监生投稿为主,要不了多久只怕就得江郎才尽,不若对外征稿,凡是文章写得好的都可以征用,如此才能保证每期文刊的水平。”
\n
只是这样以来,审稿的活儿就多了好几倍了,王纪美问:“你们能做的好吗?”
\n
他家弟子等可都是结业班的学生,年底有个结业考,明年还有春闱呢。
\n
傅朝瑜挠了挠头:“所以弟子琢磨着,要不要将这文刊转交给国子监,让孙大人另派一批人专门负责文刊运作。”
\n
这段时间太忙,陈淮书跟周文津都有些吃不消了,傅朝瑜觉得热闹一场扬了名就够了,没必要耽误他们准备春闱。文章可以继续写,但是收稿、审稿、排版这种非技术性的活儿还是交给旁人吧。
\n
王纪美颇为惊讶,这文刊他可是亲眼见到这些学生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,才刚打响了名声就要让给国子监?
\n
这对国子监当然是好事,还能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,但是,王纪美总觉得委屈了他弟子。
\n
“你们决定好了?”
\n
傅朝瑜点点头,没多久又老实道:“其实弟子将文刊交出来,还有一事相求,先生看看这篇吧。”
\n
王纪美接过,上下一扫,却是一篇关于“图书馆”的文章。
\n
历朝历代都有藏书楼,但是这些藏书楼或官办或私属,大多都是不对外开放的,或者只对特定的人开放。然而傅朝瑜提到的这所谓的图书馆,却是面向所有百姓,无论尊卑贵贱,只要愿意读书都可以进馆阅读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