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的性子,不出一两年, 这里的所有的珍本都会迅速变成抄本流传出去。
\n
流传的越广, 学子们能够看到的书也就越多。只可惜的是如今只有京城才有这样的图书馆, 外地的学子若也能随时看到书, 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。
\n
吴之焕正与傅朝瑜小声聊着。
\n
得知傅朝瑜明年也要参加春闱,吴之焕眼睛都亮了几分,暗暗期待两人都能高中, 届时便能成为同年了。
\n
吴之焕还与傅朝瑜的分享,他们县学准备每隔十天便派一批人前来抄书, 如此日积月累,说不定往后他们县学里头日后也能建一个小图书馆呢。
\n
虽比不得国子监,倒也能惠及日后的县学学子们了。
\n
傅朝瑜立刻表示支持,还让吴之焕过来的时候去国子监那找他,他得空了便来帮他,还能顺带交流交流功课。反正都是要参加春闱的人,互相切磋切磋总没有坏处。他们这边不仅有他,还有陈淮书跟周文津呢,这俩也是酷爱学习且疯狂内卷之人,想必跟吴之焕会有很多话聊。
\n
傅朝瑜决定下次见面替他们几个引荐一番。
\n
另一边,一趟逛下来的皇上,对国子监的行动力佩服不已。
\n
距离孙明达建言才过去多久的功夫?国子监这么快就将如此庞杂的藏书重新分类、编号、上架,甚至还将图书馆布置得井井有条,仅靠国子监那些博士、助教们肯定是做不成的,必然是倾尽整个国子监之力。
\n
国子监几时这么团结了?倒是不像以往国子监的做派。
\n
韩相也感慨了一句:“后生可畏啊,听说国子监建这座图书馆的时候,孙大人可是放了不少权给那位傅公子。”
\n
咦?
\n
如此说来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