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只说招工要求不高,最主要一点便是家世清白,未曾作奸犯科,其次便是身强体壮,若是能识字就更好了。
\n
“这里做工还要识字呢?”
\n
傅朝瑜同他们解释说:“普通的工人并不需要识字,不过这工厂要招成千上万人,大抵每十人便得分一组,推选组长,想做组长肯定是要识字的,否则便记不了账。”
\n
说起识字,众人便想到京城里头那个永平书院。若是他们的孩子也能在学校里头读上几年学,回头也是能识字的人了。下回再遇上工厂招工,岂不轻轻松松便能进去?
\n
众人遗憾:“可惜小学没有开在咱们这,要不咱们的孩子也能识字了。”
\n
傅朝瑜信心满满:“若是永平学院初见成效,推广到全国也是早晚的事。”
\n
他瞧着皇上对于教育民生之事总是牵挂的。
\n
话虽如此,然而众人仍是不信。若是真有成效那也是惠及有钱人,寻常百姓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了。
\n
水泥厂建得如火如荼,又一日,傅朝瑜竟然收到了陆晋安的信。陆晋安外放之后,傅朝瑜同他也有过几次通信,这回比以往不同,陆晋安请他代为照看一位益州通判。
\n
陆晋安在信中提到,这位通判过两日回京述职,他已嘱咐家中代为照看,但恐家里不愿插手,遂拜托傅朝瑜也代为看顾些。此人性情刚毅果决,因在益州时秉公执法判了一桩案子,似乎得罪了吏部的某一位大人。
\n
陆晋安知道京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但因不忍见其被权贵倾轧,故而来信。若是吏部真对他出手,请傅朝瑜速速告知于他,他自来想办法。
\n
傅朝瑜看过信后,立马叫人打听起来,这两日京城中可有位益州来的通判。
\n
可还不等傅朝瑜这边打听清楚,临泉那边却有了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