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。单看他笔下的诗,便知他在凉州已经乐不思蜀了。
\n
这可真是难得,他这老友自年纪渐长之后便不再停留一处, 每年寻访各地,未曾在哪块地方停留过这么久。
\n
王纪美看过诗集,转头便分享给了国子监的学生。如今国子监风气已经变了许多, 不少监生们被傅朝瑜那届的学生带着, 正摩拳擦掌想要做份事业。有这份心是好事, 但是身为学生第一要务还得是学习。王纪美将这诗集送给他们,原想让他们跟着多学一学人家是如何写诗的,可是这些监生们看过之后, 却对诗词当中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凉州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。
\n
能让这些文人墨客们如此盛赞, 凉州必定不俗。
\n
诗中的汉墓、水库, 以及诸如天梯山石窟等凉州名胜古迹都刻画得生动有趣, 引人入胜。能在险峰之上刻出一尊尊大佛来,这该是何等巧夺天工的工艺?
\n
傅朝瑜在后面附了一则文章,细数凉州历史上的繁华, 又点出了前朝末年河西走廊一带因为战乱一度被损。但当地的百姓未曾放弃过重建家园,虽则如今凉州仍然比不上其他的富庶之地, 但凉州百姓无不淳朴热忱,怀着一腔热血企图将凉州治理好。他也盼着大魏五湖四海的友人能前往凉州游览。
\n
傅朝瑜写这篇文章既是为了给不认识的人介绍凉州,也是为了给他们提前提个醒儿。王老等人吹嘘凉州吹得太过了,凉州虽然有些地方确实不错,但总体上还是太穷,别说比不得京城,便是京畿之下随随便便一个县城只怕都比不过。
\n
他们才刚有起色,虽前途光明,但却也不得不正视现实。
\n
可傅朝瑜低估了这些监生们对他的信任,总觉得跟他沾上关系的便不可能差。监生们围绕在一起,商量着下个月放田假的时候相约去凉州。
\n
至于孙大人会不会同意,他们觉得不必担心,都放了假孙大人还能拦着他们不成?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