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
上回永平书院落地之后,那些出钱的商贾可是得了好大一个面子。后面多的是人想要参与,可惜他们当地并未有官员倡导此事。眼下看了方爻的文章众人才豁然开朗,朝廷不倡导,他们依旧可以做呀。虽耗费些人力财力,却可以名扬四方。更重要的是,万一日后真出了个进士,那可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。
\n
方爻等人的文章只能说是小打小闹,且若是能成,朝廷也是乐见其成的。兴文教是一件费钱的事儿,圣上愿意做,朝臣们未必愿意掏这个钱,谁也不会傻得让平民百姓都一块儿过来跟他们家的孩子竞争科举。
\n
他们反对,但是这件事也不好明着阻止,真阻止的话,他们也没办法做人了。
\n
耗着吧,想来也也不会有多少商人愿意掏钱办学的。推己及人,他们都不愿意做的事儿,更不用说那些只钻进钱眼里头的商贾了。
\n
真正让他们警惕的是另一件,先前决定要修路,这是已经定好的事儿,但是具体先往哪儿修却还没有定下来。如今圣上有意先修西北,从长安出发直通河西走廊一带,众人立马就警觉起来了。
\n
河西走廊,凉州?又是傅朝瑜!
\n
每回有什么好事总跟傅朝瑜沾边,这谁能忍得了?如今的京官好些祖籍都不在京畿一带,他们虽入朝为官,但是谁不想造福乡里呢?明摆着修路是一件大好事儿,谁不想让这件好事落到自己老家?凭什么这次又要便宜傅朝瑜?
\n
朝廷官员虽党派不一,但是在某些事儿上又是利益共同体。因而为了修路这件事又一次闹得满城风雨,包括这次出使突厥、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吴之焕都被人拎出来好一通攻击。
\n
若不是他在圣上面前进献谗言,圣上不至于对西北如此在意。
\n
尽管不止一次看清楚了这些官员的真面目,但是每一回都让吴之焕等人大开眼界。这些人的自私自利、短视愚蠢,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他们的认知。明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