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在当地办学,届时,各家的孩童都可以入学读书,只等将来高中科举便可以入朝为官。”
\n
吐谷浑的百姓听得晕晕乎乎。有房、有地、有粮、有学上,还有官做!这样的好事情也轮得到他们?
\n
早知道,他们从前想在吐谷浑当官那简直比登天还难,若祖上没有x当官的,连官场的门槛都进不去。他们以为外头也是如此,不曾想大魏竟然比他们公允这么多,只要考中了就能当官,不论身份,不拘贫富!
\n
许多人忙追问科举之事。
\n
因为有傅朝瑜都授意,这些译者便使劲儿地夸他们大魏的科举取士制,莫说是吐谷浑了,放眼周边任何一个部族国家,都不可能有比他们还要规范公允的选士制。
\n
“诸位若是不信,回头问问大魏的当地人就是了,这种事情如何能骗得了诸位呢?只要通过了考试,诸位的孩子不仅可以在大魏当官,甚至还可以回吐谷浑当官呢。”
\n
吐谷浑百姓激动得不行,虽说如今年学校都还没有,但他们已经能畅想日后自己的孩子进士及第、荣归故里的风光美梦了。他们如今是走得落寞,但他们的孩子却可以风光回乡!
\n
真好,日子越来越有指望了。
\n
大抵是因为所有人在路上已经自我说服过了,等真正到了常乐,发现这里人没有自己想象的好时,也没有一个人闹腾抱怨。人家从一开始就跟他们说过,镇西都护府才刚设立不久,百废待兴,条件差一些便差一些,哪有一夜之间便能富起来的地方?再说了,反正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?
\n
傅朝瑜也再次兑现承诺,不仅给了他们遮风挡雨的住所,还给了一些入冬的粮食。西北如今行商之风盛行,凉州一带更是日渐富庶,只要这些人手脚勤快,早晚都能将房子重新修好。
\n
最重要的是,大魏开疆拓土的脚步只怕停不下来,西北的领土只会越来越大,百姓也会越来越多。如何管理这些吐谷浑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