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再不用受这份窝囊气了。
\n
傅朝瑜收多了他的信,却也不能帮他什么,他这边事儿也挺多的,不仅要时常安抚吐谷浑迁过来的百姓,还得准备明年的春耕。
\n
今年红薯丰收,明年剪苗插植,常乐附近不少百姓应该都能分到。再过两年,土豆也能在西北普及,届时西北就真的能成x大魏粮仓了。
\n
入了年关之后,崔狄再次留守在西北,可家中妻子妹妹都在京城,不能团聚,于是他转头便跑去了傅朝瑜那儿,跟傅朝瑜舅甥俩一起过年。
\n
守岁时,崔狄一边瞅着犯困的小孩儿,一边跟傅朝瑜交流互市监最新的动向。
\n
官署已经修建好了,人员也配备齐了。最近西北与吐谷浑所需的人手有些多,原先不少没得授官的人都得了差遣,饶是如此都还不够,于是年底前又开了恩科,不少读书人算是走了运。若是错过这次,按照正常的科考兴许还要再等上三年。
\n
也正因为恩科让人得了实惠,所以读书人对于南征这事儿也颇为关注,就希望这仗赶紧打完,朝廷缺人便能再开一次恩科,这种开科选士再来多少次他们都不嫌多。
\n
这话说远了,总而言之,多亏了这些人,互市监才能建得起来。
\n
另有朝廷发的互市文书也传去各国了,提起这个,崔狄还笑着道:“先前吐谷浑商贾闹事,大魏派兵前去镇压,西域那儿有不少人都在埋怨吐谷浑没事儿找事,生怕大魏彻底关了西北,不与他们做茶叶生意。这回有了朝廷的文书,知道大魏每年有两回互市后,他们比咱们还要积极。这一个月来,我便已经收到好些书信,都在询问明年究竟几月开互市。”
\n
崔狄这儿自然没收到具体的消息,他问傅朝瑜:“你那儿可有明确的消息没有?”
\n
傅朝瑜摇摇头,饮了一口热茶暖暖身子:“不过我猜测,最快也得等到四五月。”
\n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