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罗村里的村民,是真的农民。他们基本上没出过远门。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北城市区。所以,让他们单独离开北城去其他省份找货源。那是真为难人了。
\n
但是,可以给他们搭配胆子大,有经验的人一起跑。这样的话,大家可以互相照应。一个带一个,两个人出门总不会出事。他们的任务,就是去北城附近的省市,直接去找工厂问货源。
\n
而这个搭配的人,何玉燕首选在火车站摊子上卖货的人。
\n
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街溜子跟回城待业知青。后来有了顾立冬跟楼解放的帮忙,他们开始摆摊儿卖东西。再后来火车站那边的小摊成立,他们就成了看守摊子的店员。
\n
整个变化持续了好几年。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。能够应对各式各样的人。而且在火车站摆摊那么几年了。肯定也听说过不少地方的风土人情。
\n
所以,把他们跟老罗村里的青壮年互相搭配好。然后往周边的省市一撒。就看谁有本事能拉回好的供货渠道。
\n
何玉燕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出来后。得到大家的赞同。见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,何玉燕就把配套措施也提了提。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。
\n
“出远门前,需要给他们互相做好搭配。然后开个会,界定好什么叫好货源。每一组人去不同的城市跑。只要找到好货就直接送回来。中间的差旅费,只要合理都给报销。谁能找到好的货源,还有奖金。”
\n
这个做法很妥当。人多力量大。很可能找到好的货源。
\n
缺点就是费钱。
\n
最终,大家就这个方案又讨论了一下,最终确定下来后。就麻溜儿找人开始安排。
\n
等到把人一组一组安排出去,时间已经来到六月头。
\n
这个时候,天气已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