务,也都纷纷回官署做事。
此次朝会上被吴广点过名的韩广,脚步颇有些轻快。
“前将军守河东,后将军镇关中,右将军驻扎于河内,这邯郸之地就剩左将军一个大将了。自司马将军以下,属我韩广能力强,今日大王让我同司马将军主招募兵卒,便是有重用之意,说不得日后能让我领一支精兵。”
“飞熊在于关中。羽林军为大王禁卫,其主将地位定然很高,不知我有没有机会?若是羽林不行,那还有虎贲和龙骧二军。我是龙骧好呢?还是虎贲好?唉呀,都是好名字啊。”
韩广遐想连篇。
结果刚出殿门,便被一人叫住。
“韩将军请留步。”
韩广脚步一顿,回首看去,见是个中年儒生。
唐国博士叔孙通。
韩广知道此人常跟在唐王身侧以备询问,还主持着唐国历法、礼仪等等重事,是个能和大王说得上话的人物。
他不敢怠慢,拱手道:“叔孙先生,不知叫广何事?”
听到这自称,叔孙通眉头皱的更深了。
“鄙人有要事与韩将军相商,事关韩将军仕途前程,还请韩将军移步。”
“我的仕途前程?”
韩广一怔,见叔孙通往前走去,他忙跟上。
二人走到一处角落,叔孙通才顿足而立,对韩广严肃道:“将军可知避讳之事?”
“避讳?”
韩广先是愣了下,接着理解明白了叔孙通话里的意思,脸色骤然一变。
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讳。
这是很久之前就有的规矩。
不过先秦之时,避讳之事上较为宽松,很少有人在意。
只是到了秦时,越发严格起来。
比如自秦庄襄王(子楚)后,秦国官方文件中,在对楚的称呼基本都使用荆字代替。
秦始皇帝时,更是改正月为端月。
这就是为了避君王之讳。
叔孙通严肃道:“上下尊卑,礼仪有别。今大王名广,广者,大也,众也。实乃君王之上佳名讳。”
“然韩将军亦名为广,可知此名已犯了礼仪之忌。今日大王宽仁,不在意此事,甚至还重用将军。可是大王不在意,将军为大王之臣,岂能不在意?通为将军计,此事还望将军思之。”
韩广头冒冷汗。
叔孙通说的很对。
唐王宽仁,不在意避讳的事情,但他韩广不能不在意。
大王名广。
你韩广一个臣子怎么也能叫广?
这非常没有规矩。
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叫广的人!
而且大王只是现在不在意,日后要是突然在意起此事,那他韩广可就倒霉了。
“叔孙通此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