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康了啊,说不定唐王会大大赏赐吾等!”
章伯愣在了原地。
他喃喃着。
“吴广,要回来了。”
……
唐王大军将抵达阳夏的消息迅速在全县传播。
阳夏大族罗氏,在当地颇有势力,其子弟罗云在唐国担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。
唐国右将军岳成,曾是阳夏有名的轻侠少年。
光是这二人的名头,就足以让阳夏本地的豪族势力和轻侠势力向唐国效忠。
唐王阳夏人的身份,以及他带走的三千阳夏子弟,更将整个阳夏的百姓绑上了唐国的战车。
阳夏男子开始聚集在一起,并密谋起事,配合唐军攻城,献阳夏给唐王。
对于这一切,奉命镇守阳夏的楚将赵婴很清楚。
“郢都那边传来急令,让我坚守阳夏,大王很快就会率军前来支援。”
赵婴看了看手中西楚王令,露出苦涩的笑容。
“可我守得住吗?”
“我连一天都守不住啊!”
他手下有两千人,是西楚布置在北边诸城的最强防守力量。
可问题是这两千人里有超过一半是从阳夏强征的青壮,真打起来这些人是会帮他赵婴守城呢?还是主动去帮唐军打开城门?
这还是只算了军队,没有将城中豪族、轻侠和黔首算进去,要是这些人都一起造反,转眼就能取下赵婴的脑袋。
守是守不住的。
可逃跑嘛,项羽让赵婴坚守的命令都已经送到了,他敢率军撤走,怕是回去就被砍了脑袋。
赵婴叹了声,望向东边。
“听说王武那厮主动献柘县投降唐军,不仅性命得保,还被升为了将军。我手下人比他多,若是投降,唐王当不会亏待我吧?”
马骨效应起到了作用。
当日下午,楚将赵婴便宣布改旗易帜,主动携阳夏城归降唐国。
等到吴广率大军抵达阳夏时,所见到的是一片和乐景象。
阳夏百姓箪食壶浆,迎于道路。
“吾等恭迎大王!”
“大王好威武!”
“不愧是阳夏走出去的大英雄,我阳夏人的王!”
“大王万年!”
吴广立在战车上,享受众人欢呼。
战车后方,除了羽林禁卫外,还有特意从各部集合起来的阳夏子弟,这些离家两年的阳夏儿郎也都神情激动,纷纷向着周边欢迎的人群打着招呼。
“是吾儿!那是吾儿啊!”
一个老妇人惊喜的叫起来,她发现某个威武的兵卒正是当年追随唐王离去的儿子。
她伸着手跳起来:“狗旦,我是尔母!我是尔母啊!”
那兵卒听到呼声,侧首一见,顿时泪如雨下,也挥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