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便罢,若是太太摇了头,下头人看着风头办事,自然要使绊子。
\n
看了看梨花蹙起的眉头,徐姨娘的实话都快要到嘴边了,还是咽了下去,她此时倒想起,梨花便是杨氏给下来的,思索半日,还是道:“那药实在是苦得喝不下,我只怕呕多了伤身,自家如何倒不论,只怕肚子里这个受不住。”
\n
梨花也知道此时主子那肚子里才是顶顶要紧的,也不劝说徐姨娘了,只愁眉苦脸地道:“道理虽是这么个道理,可是府里如今事多……唉,太太说,如今事忙,姨娘这事是给厨房添了麻烦了,既是有了一道药膳,已是滋补的了,每顿再有一荤二素,一饭一汤,也就是了。”
\n
寻常份例,姨娘也该有个两荤四素的,这话的意思,便是要减徐姨娘的份例了。杨氏出身大家,最讲究个赏罚分明,家中的儿女、妾室乃至奴婢小厮,若非犯错,寻常也不会削减份例。徐姨娘也不曾想到,自家不过只是要了个药膳,竟惹得主母如此不悦。
\n
梨花见主子愣怔不语,轻声道:“如今咱们回了老家,许多事情不如原先便宜,太太只怕是不愿落了大太太和三太太那里的口实,这才……姨娘倒也不必往心里去。”
\n
徐姨娘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,虽然这话也有些道理,可是那去母留子几个字,却愈发显明地烙在了她心上。
\n
秦芬也不曾想到,晚饭前秦贞娘还特意打探了消息,说太平无事的,吃晚饭时,当着众人,杨氏竟是一点面子也没留。
\n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\n
张妈妈报了徐姨娘不妥,杨氏也不叫她去边上回话,自家手里捧着粉彩小碗,捏着银头嵌金乌木筷,慢条斯理又吃得两口菜,才道了声“讲”。
\n
张妈妈把徐姨娘喝不下药,又想吃药膳的事一说,秦芬便臊得脸都红了,又不好起身替徐姨娘道不是,当真是坐立难安了。
\n
她原以为,徐姨娘虽然嘴碎爱议论是非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