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己的对立面。
侯君集又是外戚,需要避嫌。
而一向处事稳重的岑文本,就是李言心中执掌朝堂重要的辅助人选,可万万不能让他英年早逝了。
从用人的策略上来说,使功不如使过,无论是侯君集还是长孙无忌,地位都已经足够高了,他们也不需要自己再有特殊的宠幸了,靠以往的功绩和底气,就能享受一辈子。
岑文本则起步更低,因为诸王争储,被打击到了最底谷。
此时重用岑文本,就是雪中送碳,有了自己的不计前嫌,岑文本岂能不心存感激,以死相报乎?
更不会再有原剧中的郁郁寡欢,在前途一片光明,心情振奋之下,再干个一二十年,也不成问题。
而且,为了怕岑文本不安心。
这一世,李言专门吸取了教训,索性让他兼任太子傅,就是以前张玄素的那个位置。太子傅是东宫属官中,最重要的一个职位,直接负责太子的学业,非亲信不可担之。
在自己登基后,原本的一套东宫臣属论功行赏,纷纷进入朝中任职。
李象入主东宫,自然不能用自己以前的老师,而需要重新布设一套体系出来。
之前李言一直在想,这最重要的太子傅一职,交给谁最好。若无意外,还是从以前自己一系的官员中选,不过这样一来,东宫的力量就会更大,让自己忧心。
刚好今天在朝中,房玄龄等人提出,李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岑文本。
岑文本自身才华出众,大局观强,无论处在什么境地,都能为皇上的利益考虑,就是斗争,采用的手段也比较柔和,偏向阳谋,不像侯君集那么粗暴直接。
李言还有一个拿不出台面的理由,因为种种历史原因,岑文本和侯君集很不对付。
现在自己登基为帝,原来的太子党顺其自然的分散。侯君集也会把所有的心思转移到李象身上,李象身上有侯家的血脉,保护李象的储君之位,辅佐李象顺利继位,就会成为侯君集新的目标,是以很快就会重新聚成一个以李象为核心的小团体。
在这种背景下,侯君集就成了李象最重要的一个辅臣了,若是自己和李象发生冲突,毫无疑问,侯君集会站到李象的一边。所以,侯君集这个臂膀,在某种情况下,等于是没有了。
若是让岑文本任太子傅,那就等于塞了一个眼线到李象身边去制衡侯君集,避免李象被其带到沟里去。
有了岑文本看着,侯君集就翻不起大浪了。
另外,还可以让李象这小子感受一些权力的运作特性,把注意力放到调和两个最亲近的人身上。
房玄龄老成谋国,经过一番思索,老脸上露出一片恍然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