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们就开始沸腾了,相互开始讨论起来。毕竟一年六千万两银子,比大唐现在的一年的国库收入还多,若是纳入大唐,大家的腰带都能松一松了。
在这样的暴利面前,和突厥的友好,还有即将到来的战争,都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长孙无忌顿时义愤填膺的说道:“陛下,突厥人凶残狠厉、贪婪成性,更兼之豺狼心、蛇蝎性,瀛州百姓何辜,就因为有了石见山的银矿,就招来的了如此大祸。”
“而在前隋时期,倭地便遣使来中原,请求归附,后因天下大乱而做罢;大唐初立,在武德年间,倭地再次遣使来附,高祖亦有准许之意,可惜后来太上皇上位,因突厥入侵而暂时搁置。”
“随后,突厥在右贤王的带领下,就派人侵入了瀛州,将此地纳入了突厥的版图。后来太上皇出于种种考虑,为交好突厥,争取和平,我大唐才将此事搁置不议。”
“可时移事异,现如今大唐空前强盛,已不是突厥能比的。”
“是以臣认为,我大唐做为宗主国,应收回倭国的管理权,不能坐视番属国遭受如此凌辱。”
侍中刘泊也站出来附合道:“长孙大人所言有理,瀛州即归属大唐,其地百姓也是大唐百姓,我们不能坐视他们在突厥人铁蹄下哀嚎而熟视无睹。”
“若如此,我堂堂天朝上国,又有何面目统率其他属国,又何以服众。”
随后不少臣子纷纷上前附议,一幅要解救瀛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样子。
众人都是大义凛然,慷慨激昂,为接下来的背信弃义寻找着道义上的理由,人人口中不提利益,却人人都是冲着银子去的,李言却没有多说什么,政治本就是利益的游戏。
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件事,其实今天从一上朝开始,皇权和臣权就开始隐隐较劲。
东瀛使者明明可以私下进谏的,可却被臣子们弄到了朝会上。
按理说,自己多年不在长安,对大唐的事务并不了解。这些臣子们拱上这件事情,其用心绝对好不到哪里里,在李言看来,他们不过是想现现自己的眼。
若是自己冒然处置,一个应对不当,最后就会留给人愚昧无知、冲动草率的印象。
从而消弱新皇帝的威信,打击自己的气势。
而原本上朝,理应先由左仆射房玄龄开口奏事的,可被鸿胪寺的唐俭一搅和,结果长孙无忌冲到了前面,联合刘泊,利用东瀛一事开始宣告自己的强势回归。
李言知道,长孙无忌是皇太后的亲哥哥,自己这个皇帝的亲舅舅,有这两层牢不可破的关系,再次回到朝堂,以外戚之尊,执掌尚书省已是大势所趋。
凭着长孙无忌的智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