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忙一脸正色的说道:“在梦中,臣见到太极殿外亮如白昼,红光大作,一股紫气从东面升起,一道金光向弘文殿扑来。臣被这离奇的场景一惊,骤而苏醒。”
“随后,臣便听到殿外响起龙形虎步的声响,便断定,必是陛下亲临,于是跪下请安。”
“哈哈哈哈,看来爱卿也是有福之人啊,竟然梦到如此景相”李言爽朗的一笑,十分开心。
他当然知道许敬宗是在胡说八道,可臣子们拍马屁,本就是生存之道。自己又何必故意找不自在呢?若是都像魏玄成那样的人,这个皇帝做的也忒憋屈。
李言大笑,一方面是表示赞赏和肯定。
另一方面,他也从许敬宗的低姿态中,看出了一番恳切的投效之心。自己现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巩固权力,对付世族,自然不会把这样的臣子往外推。
何况,许敬宗可不是一般人,在高宗时期,他为李治对付长孙无忌,收回皇权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后来又投靠女帝,成为女帝手下最为锋利的一把刀,斩向关陇世族。
无论是治理朝堂的能力,还是政治斗争的手腕,许敬宗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双方在这简单的宣暄中,为接下来的交谈,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。
李言抬头,静静的打量着对方,看着面前年过五旬的老者。许敬宗仅看面相,就像一个慈祥的邻家老伯。相貌清矍,气质儒雅,一脸的和善气息。
可谁又能想到,这样一个面善的人,却是初唐两大阴人之一。
许敬宗,字延族,是杭州新城人,很小就有文名。
隋大业时期,更是考中秀才,被授予淮阳郡司法书佐,不久入谒者台,奏通事舍人事。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,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,为元帅府记室。
瓦岗军失败后降唐,被来李世民听闻其名,召其为文学馆学士。
贞观八年,许敬宗累除著作郎,兼修国史,不久改中书舍人。在这个位置上,一干就是十年。若是没有李言的乱入,许敬宗在今年就会检校中书侍朗。
虽然许敬宗资历很深,可出身却不是很好,其父许善心是南陈的官员。做为降臣之后,许敬宗在隋朝也不怎么爱待见,后来碾转进入了大唐,在这个世族和功臣把持的朝堂上,也没有他的施展之地。
只是在中书省,默默的做一个五品的中书舍人。
和长孙无忌、萧禹、岑文本那样动不动就三品两品的差之甚远,就连后来进入朝堂的马周也是不如。
马周出身贫寒,贞观五年因上书谏言有功,拜门下省值班侍奉,历任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谏议大夫,后迁中书侍郎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